首页 > 就业创业 > 就业工作典型 > 正文

多维赋能育英才 沉浸就业谱新篇

作者:    来源:

    作为外国语学院的党总支副书记始终秉持 “以生为本、精准导航” 的理念,构建起 “校企合作 + 生涯育人 + 精准服务” 的三维就业工作模式。2025年,凭借访企拓岗与细致服务,不仅推动就业成果提质增效,更以 “沉浸式就业” 等特色模式,形成了 “精准对接 + 创新实践 + 典型引领” 的就业育人体系。让我们一同走进她的就业工作故事

精准研判需求 筑牢就业服务根基

始终紧扣外国语学院专业特点,实现就业工作“需求研判 - 实践转化 - 动态优化” 有效闭环。通过牵头搭建校企联动平台,精准对接7家重点企业(涵盖旅游制造业出海、文创企业等),推动新增2个校企共建就业基地,挖掘出跨境电商运营、邮轮、导游及新媒体设计等适配岗位150余个。

通过 “企业需求清单(如 “邮轮导游”)+ 学生能力清单” 双向匹配机制,有效提升就业精准度,推进2025届毕业生就业率持续攀升

 

多维育人赋能 构建生涯成长生态

她结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打造“全周期职业生涯教育立方体”:纵向贯通 “认知唤醒(大一职业启蒙)- 职业探索(大二专业实践)- 决策赋能(大三求职冲刺)” 成长链,横向融合 “课程教学 + 赛事实践 + 职场体验” 三维空间。

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推进“以活动促学,开设了 “简历门诊” 服务,累计开展模拟面试126人次(重点训练文创类岗位的 “作品集讲解”“临场创意” 等能力)、优化简历82份,使毕业生求职周期显著缩短。



精准施策攻坚 织密就业帮扶网络

通过构建 维联动” 帮扶机制(院领导统筹、系主任对接、论文导师指导、辅导员服务),为134名学生建立 “一生一策” 动态管理档案。针对困难群体,通过 “岗位匹配(如推荐企业公司实习)+ 技能培训(竞争意识提升)+ 心理疏导” 组合措施,实现帮扶对象100%就业。



创新 “毕业设计 + 就业招聘” 沉浸式模式,将“语言表现力彰显”和“文创设计成果运用”与“企业招聘需求深度融合 —— 企业可直观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学生能现场对接岗位需求,“外国语专业特色与就业结合”成为可复制样本。

创新服务模式 擦亮就业服务品牌

全年中,组织5英语和朝鲜语专场招聘会,发布就业信息600多条,岗位供需比达1:5,有效缓解学生 “找岗难” 问题。通过持续建立专业就业持续化基地建设今年与天津格雷特国际船舶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长春吉语翻译公司、宁波力劲集团3家公司签订实习就业协议,延续了学院毕业生传承就业的良好态势。



针对行业特点,她设计 “就业安全防护网”通过 “案例教学(解析 “就业陷阱“实习诈骗”) - 风险预警(及时推送企业信用信息)” 重保障学生就业安全,实现全年就业纠纷零发生。

2025年,外国语学院毕业去向落实率91.79%未来,她将继续深耕英语和朝鲜语领域就业育人工作,以更专业的服务、更温暖的关怀,为学子点亮职业星空,在就业工作的征程上续写育人华章。

初审:刘美辰

复审:刘力源

终审:栾松久